蓝思科技(300433)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相关资料图)
2022年,继续受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发展放缓,部分细分市场的产品库存备货量高于安全水平,对相关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在汽车领域,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带动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新细分市场高速发展,即便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2年受到供应链中断等挑战,导致生产受到出现较大波动,但随着情况好转以及政策加持,行业强势复苏。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按年增长63.6%,此外还预估2023年销量可达1,451万辆,同比增长36.2%。2023年,随着供应链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新兴市场增长潜力释放,AIoT需求回暖,AR/VR、服务机器人、便携式储能、汽车等领域有望快速发展,从而驱动行业实现复苏增长。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式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家电、光伏产品等领域,产品涵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以及配套辅料、工装夹具模具、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自动化设备,和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三、核心竞争力分析1、丰富的全球优质客户资源把握行业前瞻布局公司多年来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耕细作及口碑,赢得了一批优质、稳定的国际知名品牌客户资源,如: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002594)等。同时,凭借在行业内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公司在不断加深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同时,也与其他新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客户资源、产品结构。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客户共同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与客户之间相互信任与支持,使得公司能够把握新的商业机遇与行业趋势,提前布局行业未来,为公司经营稳定和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外观创新变革的引领者,是首次将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首次将陶瓷、蓝宝石材料应用到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首次将3D玻璃应用到智能手机的企业。消费电子产品视窗与防护玻璃等外观防护零部件的生产具有加工精度高、工艺难度大的特点,公司掌握了视窗及防护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属等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诀窍,拥有雄厚的技术积淀与制造优势。稳居行业首位的专利数量、优秀的核心研发团队、成熟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及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 112件,其中发明专利 37件,实用新型专利73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新申请软件著作权10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2,158件, 其中发明专利371件,实用新型专利1,646件,外观设计专利141件,已获得软件著作权92件,涵盖加工工艺、产品检测、设备开发、新型材料、工业互联网、生产数据化、智慧园区、企业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3、稳定的团队与科学高效的精益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公司近年来持续完善现有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深化内部控制、培育和引进相应的管理人才,为公司提升精益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稳定,拥有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利用深厚的行业积累、科学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公司全面推行由集团管理下的工厂责任制,工厂拥有自主经营管理决策权,从业务、工程研发、品质、生产、供应链等维度上贯通连接,并根据生产运营成本控制情况和相关分配规则进行激励,充分调动团队工作活力和团体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4、产业链多领域核心组件驱动垂直整合战略公司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触控、指纹识别等产品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地位,通过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化效率、良率及成本,可为终端客户提供设计、研发、创新、贴合及组装等一站式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在现有的业务平台基础上,不断开辟新市场,积极布局原辅材料、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培育或投资了蓝思智能、蓝思集成、东莞蓝思、蓝思新材、泰州蓝思、越南蓝思、豪恩声学等多家具有良好成长潜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子公司或业务模块,为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增长注入新的动力。5、领先的智能制造及自动化水平提升快速打样及量产能力公司是业内最早研发、制造、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工业体系的企业之一,将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大幅提高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公司具备强大的专用设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以及工装夹具、模具、辅材自制能力,自主研发的机器设备更好地适配公司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技术特点,关键性能、综合效率、自动化程度、能耗和排放等指标均行业领先。公司根据生产部门需要,自主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或回收利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设备投资,成本优势突出。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领先的智能制造实力、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高度智能化的自动生产线,使公司早已具备行业领先的成熟、高效、先进的新产品研发与快速量产能力,能够很好地满足各大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全球客户资源与市场份额。四、主营业务分析1、概述2022年,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总需求震荡等外部复杂环境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不懈努力,拼搏奋进,坚持精益管理、坚持研发创新、坚持垂直整合,在客户的加倍信任与大力支持下,公司抓资源、促生产、提效率、保交付,实现了稳健提效的良好经营局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99亿元,较上年增长3.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8亿元,较上年增长18.25%;基本每股收益0.50元,较上年增长19.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81亿元,较上年增长52.02%。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概述如下:(一)公司基本面展现韧性,经营业绩承压反转2022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波动等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消费电子市场总体需求同比有所下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生产交付、经营调度、物流、采购,以及相关成本、费用的管控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公司经营业绩承压。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逐步化解不利因素影响,第二季度经营绩效环比第一季度已经明显改善。2022年下半年,公司进一步强化管理改善、精益生产、经营目标预算,重点抓住各项成本、费用,并牢牢把握市场传统旺季契机,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业务,成功完成了年度生产交付任务,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司主要经营指标迅速改善,第四季度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盈利水平,实现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二)蓝思精密经营潜力逐步释放(三)新能源汽车布局不断深入,业务收入持续较高增长2022年度,蓝思精密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144.98亿元,净利润9.76亿元(以上为合并抵消后数据)。主要体现在自动化升级改造、产品研发创新、企业文化融合、实施集团智能化管理体系、拓宽产品线领域、提升公司自制物料比例等,多方面协同激发业绩增长,达到了母公司的期望与考核目标。2022年度,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 35.84亿元,同比增长59.4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7.67%。中控屏、B柱、充电桩等主要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增量新产品也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创新优化和验证,公司的汽车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至三十家以上,为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可持续性增长奠定了基础。此外,公司为配合海外客户新需求,在墨西哥成立了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电子零配件业务,可就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关于2023年度及未来发展规划,请投资者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之“(一)未来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2、收入与成本(1)营业收入构成营业收入整体情况单位:元(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元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是□否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5)营业成本构成行业分类行业分类单位:元说明无(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是□否①合并范围增加②合并范围减少(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适用不适用(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适用不适用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适用不适用3、费用单位:元4、研发投入适用□不适用公司研发人员情况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适用不适用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不适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不适用5、现金流单位:元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适用□不适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52.02%,主要为销售收款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加54.97亿元,主要为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同比增加54.7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减少29.7亿,主要为2021年的结构性存款15亿在2022年到期收回,另外对联营企业的股权投资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减少39.85亿元,主要为本期银行借款增加,还款减少,分红减少。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五、非主营业务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元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单位:元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不适用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适用□不适用单位:元其他变动的内容其他变动是指结构性存款、远期结售汇及期权业务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七、投资状况分析1、总体情况适用□不适用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适用不适用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元4、金融资产投资(1)证券投资情况□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2)衍生品投资情况适用□不适用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单位:万元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适用□不适用(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万元(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万元(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适用□不适用单位:万元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适用不适用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适用□不适用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单位:元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适用□不适用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1、长沙蓝思:黄花新园区处于建设与运营前期,需要进行客户认证,从试产到量产周期比较长,前期运营成本较高、研发投入较大,以及市场环境影响2、东莞蓝思:主要受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3、越南蓝思:经营稳定,较上年变动较小4、泰州蓝思:泰州园区新老项目交付状况较好,市场份额提升,产能效能提升,内部管理改革、成本优化取得成效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适用不适用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未来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近年来,外部因素和宏观因素给行业带来了一定困难和挑战,但短期休整有利于改善市场秩序,有利于抗风险能力强、有核心技术及研发实力、多赛道同步发展、经营规范的好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巩固和加强在消费电子行业已奠定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行业,努力实现长周期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目标。2023年,公司经营计划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坚持依法经营,坚持开源节流,坚持创新引领,确保公司行稳致远。2、坚持客户至上,持续研发投入,确保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3、坚守主业,积极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4、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与技术研发,提高垂直整合能力,完善生产配套。5、加快精益生产升级转型,年内实施完毕“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6、推进对关键人才激励方案的落地,积极探索将公司与员工绑定为利益共同体的更优方案,激发员工斗志,齐心协力应对机遇与挑战,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7、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做好对客户、员工、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担当,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二)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1、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消费电子行业全球各大知名品牌,公司出口商品、采购进口原材料主要使用美元结算,汇率大幅波动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锁定汇率、调整外汇敞口、延期结算外汇等方式控制、抵御风险。2、管理融合的风险近年来,公司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触控、指纹识别、智能制造设备等领域持续进行研发、创新与生产,不断领跑行业。并且,在2020年,公司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快速奠定了在金属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一站式产品与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难度。公司已有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各项管理制度,也会持续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与内部流程、构建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管理系统、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增强人才储备,以及进一步打造先进的管理文化等,确保公司继续高效、高质发展。3、客户集中的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全球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的知名中高端终端品牌,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如果全球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同时发生较大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将在继续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新产品,优化客户与产品结构,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继续以技术、研发、创新、规模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赢得更多客户和市场的认可。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